病蟲防治
|OK蜜蜂網
在日常養蜂實踐中,他總結和摸索出一套實用可行的科學飼養管理辦法,并廣泛向蜜蜂養殖戶傳授,使大家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蜜蜂卷翅病
蜜蜂卷翅病是由于干燥高溫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疾病,不會傳染。蜜蜂發生卷翅病,是因為蜂蛹在羽化過程中得不到發育所需要的適當溫度,造成發育不健全。蜂蛹羽化所需要的正常溫度是34-35℃,相對濕度降至70%以下,群內子圈大、蜂少于脾,再加上飼料缺少,發病就更加嚴重。蜜蜂卷翅病的主要癥狀是剛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不能伸展,形成卷翅,輕者翅尖卷束,重者翅面折疊。邊脾和子脾邊緣巢房出房的幼蜂較為嚴重。患卷翅病的幼蜂,通常在第一次試飛時墜地而死。
防治方法,一是選擇陰涼、近水的地方作蜂群的度夏場地,要避免把蜂群放在烈日直曬的地方。二是做好蜂群的遮蔭工作。三是往蜂箱內加灌水巢脾,并適當放寬框距以調節巢內溫濕度。四是補充飼喂,增加貯蜜以適當壓縮產卵圈可增強蜂群調節巢溫的能力。
蜜蜂大肚病
大肚病是成年蜜蜂的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由于受風、雨、雪、寒等外界惡劣天氣的影響,蜜蜂因無法出巢而不能排泄,其后腸積糞膨脹,加上外界蜜源斷絕,全靠人工飼養,營養往往不足,導致其抵抗力減弱,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是,取5克抗病毒1號加在5公斤糖液中,混合均勻,每晚每群蜂喂300克,初次飼喂每晚1次,3天后隔天1次;取病毒靈1片、多酶片2片、醋酸20克混合在1公斤糖液中,每晚每群蜂喂300克左右,連喂1周。將1公斤大蒜搗爛,加入3克米醋,浸泡2天-3天后濾出蒜渣,每1公斤糖液中加入醋蒜溶液60克,連喂7天。排泄是預防和治療此病的最有效方法。可以在晴天的中午、氣溫8℃左右時,將5份蜂蜜、5份溫開水、1份米酒混合均勻,澆于框梁上,以促使蜜蜂飛翔,排泄腸積糞后其病情即可得到緩解和消除。
蜜蜂白堊病
蜜蜂白堊病主要是由蜂囊菌引起的危害蜜蜂幼蟲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在不良氣候、溫度和濕度下,通過患病幼蟲及其尸體,還有被污染的飼料、蜂具與帶菌的蜂螨等傳染,一旦被感染,患病幼蟲無一存活。一般發病在1-3月份,但秋、冬季亦有發生。
白堊病主要侵害蜜蜂幼蟲,而雄蜂幼蟲最易感染,其因是雄蜂幼蟲多在巢脾邊緣之故。幼蟲發病后呈深黃色或白色,然后發生石灰化,逐漸變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蟲尸體干枯后變成一塊質地疏松似白堊狀物,體表覆蓋一層白菌絲。工蜂可將這種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門外的地面可看見石灰塊狀尸體。此病嚴重時蜂群失去產漿和產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場蜜蜂滅亡。
對白堊病的預防,一是加強對蜂群的綜合飼養管理,提高蜜蜂的抗病力;控制真菌繁殖的環境條科,實行定地飼養,適當與小轉地飼養相結合;飼料要清潔衛生,適當加入3%檸檬酸鈉助消化;箱內保持一定蜂膠;更換患病群蜂王和污染的蜂具;飼養抗病力強的蜂種。二是嚴格消毒,凡是被本菌污染的蜂箱、巢脾都要在脫蜂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三是用對本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毛霉目霉菌飼喂蜜蜂,以抑殺本菌。
治療方法:一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煎汁,候溫噴脾,連噴3天。二是噴脾3天后改用灰黃霉素1克混于500克糖漿中每天1次飼喂,連用3天。三是用10克蜂膠浸泡于40毫升95%酒精中,泡6天去渣,再加100毫升50℃熱水過濾,噴在抖蜂后的巢脾上,每天1次,連噴7天。可根據需要量制作蜂膠酒精浸泡液。
蜜蜂中毒
救治對于一般農藥中毒的蜂群,要迅速喂以稀蜜水(1公斤蜜兌水3公斤)或糖漿(1公斤糖兌水4公斤),或者喂以綠豆湯糖漿、甘草糖漿,每天飼喂3-5次。如果是有機磷類殺蟲劑引起的中毒,可用每公斤糖漿加1%硫酸阿托品8毫升,或每千克糖漿加解磷啶2毫升;如果是有機氯類殺蟲劑引起的中毒,可用每公斤糖漿加碘胺噻唑注射液8毫升,每天飼喂2-3次。藥物解救完畢后,適當控制蜜蜂外出采蜜,同時根據周圍農田噴灑農藥的種類和時間來判斷農藥失效時間以控制蜂群。
蜜蜂卷翅病
蜜蜂卷翅病是由于干燥高溫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疾病,不會傳染。蜜蜂發生卷翅病,是因為蜂蛹在羽化過程中得不到發育所需要的適當溫度,造成發育不健全。蜂蛹羽化所需要的正常溫度是34-35℃,相對濕度降至70%以下,群內子圈大、蜂少于脾,再加上飼料缺少,發病就更加嚴重。蜜蜂卷翅病的主要癥狀是剛羽化出房的幼蜂翅膀不能伸展,形成卷翅,輕者翅尖卷束,重者翅面折疊。邊脾和子脾邊緣巢房出房的幼蜂較為嚴重。患卷翅病的幼蜂,通常在第一次試飛時墜地而死。
防治方法,一是選擇陰涼、近水的地方作蜂群的度夏場地,要避免把蜂群放在烈日直曬的地方。二是做好蜂群的遮蔭工作。三是往蜂箱內加灌水巢脾,并適當放寬框距以調節巢內溫濕度。四是補充飼喂,增加貯蜜以適當壓縮產卵圈可增強蜂群調節巢溫的能力。
蜜蜂大肚病
大肚病是成年蜜蜂的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由于受風、雨、雪、寒等外界惡劣天氣的影響,蜜蜂因無法出巢而不能排泄,其后腸積糞膨脹,加上外界蜜源斷絕,全靠人工飼養,營養往往不足,導致其抵抗力減弱,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是,取5克抗病毒1號加在5公斤糖液中,混合均勻,每晚每群蜂喂300克,初次飼喂每晚1次,3天后隔天1次;取病毒靈1片、多酶片2片、醋酸20克混合在1公斤糖液中,每晚每群蜂喂300克左右,連喂1周。將1公斤大蒜搗爛,加入3克米醋,浸泡2天-3天后濾出蒜渣,每1公斤糖液中加入醋蒜溶液60克,連喂7天。排泄是預防和治療此病的最有效方法。可以在晴天的中午、氣溫8℃左右時,將5份蜂蜜、5份溫開水、1份米酒混合均勻,澆于框梁上,以促使蜜蜂飛翔,排泄腸積糞后其病情即可得到緩解和消除。
蜜蜂白堊病
蜜蜂白堊病主要是由蜂囊菌引起的危害蜜蜂幼蟲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在不良氣候、溫度和濕度下,通過患病幼蟲及其尸體,還有被污染的飼料、蜂具與帶菌的蜂螨等傳染,一旦被感染,患病幼蟲無一存活。一般發病在1-3月份,但秋、冬季亦有發生。
白堊病主要侵害蜜蜂幼蟲,而雄蜂幼蟲最易感染,其因是雄蜂幼蟲多在巢脾邊緣之故。幼蟲發病后呈深黃色或白色,然后發生石灰化,逐漸變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蟲尸體干枯后變成一塊質地疏松似白堊狀物,體表覆蓋一層白菌絲。工蜂可將這種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門外的地面可看見石灰塊狀尸體。此病嚴重時蜂群失去產漿和產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場蜜蜂滅亡。
對白堊病的預防,一是加強對蜂群的綜合飼養管理,提高蜜蜂的抗病力;控制真菌繁殖的環境條科,實行定地飼養,適當與小轉地飼養相結合;飼料要清潔衛生,適當加入3%檸檬酸鈉助消化;箱內保持一定蜂膠;更換患病群蜂王和污染的蜂具;飼養抗病力強的蜂種。二是嚴格消毒,凡是被本菌污染的蜂箱、巢脾都要在脫蜂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三是用對本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毛霉目霉菌飼喂蜜蜂,以抑殺本菌。
治療方法:一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煎汁,候溫噴脾,連噴3天。二是噴脾3天后改用灰黃霉素1克混于500克糖漿中每天1次飼喂,連用3天。三是用10克蜂膠浸泡于40毫升95%酒精中,泡6天去渣,再加100毫升50℃熱水過濾,噴在抖蜂后的巢脾上,每天1次,連噴7天。可根據需要量制作蜂膠酒精浸泡液。
蜜蜂中毒
救治對于一般農藥中毒的蜂群,要迅速喂以稀蜜水(1公斤蜜兌水3公斤)或糖漿(1公斤糖兌水4公斤),或者喂以綠豆湯糖漿、甘草糖漿,每天飼喂3-5次。如果是有機磷類殺蟲劑引起的中毒,可用每公斤糖漿加1%硫酸阿托品8毫升,或每千克糖漿加解磷啶2毫升;如果是有機氯類殺蟲劑引起的中毒,可用每公斤糖漿加碘胺噻唑注射液8毫升,每天飼喂2-3次。藥物解救完畢后,適當控制蜜蜂外出采蜜,同時根據周圍農田噴灑農藥的種類和時間來判斷農藥失效時間以控制蜂群。
下一篇:繼箱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