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四季管理技術
|OK蜜蜂網
1 加強蜂群越冬后期管理
1月份氣溫最低,蜂群最易出事故,此時一般蜂群處于穩定的半蟄居狀態,要保持蜂場安靜,嚴防劇烈振動。繼續搞好箱內保溫防寒。雪日用鐵紗封住,紅布斜遮巢門,及時掃除巢門和箱上的積雪。定期(5~6天1次)箱外觀察,分析蜂群情況,注意防止蜂蜜結晶餓死蜂。防鼠害,治療蜂螨。
2 蜂群的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延長越冬蜂群的壽命,加速蜂群繁殖,為春末夏初大流蜜期培育足量、健壯的工作蜂。應做到:(1)加強保溫,保持巢內溫度34℃~35℃。(2)及時調整脾,加脾,擴大卵圈。(3)搞好救濟飼喂和獎勵飼喂。(4)箱內喂水,避免蜜蜂外出采水,消耗體力和途中凍死。(5)檢查蜂群越冬情況。(6)清理蜂巢,保持箱內清潔、干燥。
3 油菜花期內蜂群管理
3.1 擴大蜂巢,培養強群 3月杏、桃、李、梨、蘋果等相繼開花,巢內新蜂成批出房,新舊交替結束后,要及時加脾調脾,擴大產卵面。飼育區內如有蜜壓卵圈現象,要及時搖蜜。對弱群采取以弱換強,以強補弱的辦法,使其盡快轉強。當蜂群滿巢后,及時加繼箱;如氣溫不穩定,同時加內包裝,防治巢蟲。
3.2 油菜花期的蜂群管理 3月中旬油菜開花,是春季較大的蜜源。前花期管理以繁殖為主,后花期要因群制宜,南返的蜂群繁殖和取蜜雙兼顧。定地蜂群的繁殖為主,取蜜為輔。用板外加脾存蜜粉的辦法,解決蜜粉與產卵爭房眼的矛盾。南返的蜂群要加強防寒包裝,注意保溫。
4 紫云英花期的蜂群管理
4.1 蜂箱漸去包裝 清明前后,蜂群回升,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由箱上到箱下,由箱外到箱內,由大群到小群,逐漸解除包裝。計劃轉場的蜂群,可略提前解除,預防孢子蟲病。
4.2 蜂群管理 紫云英盛花期放牧的多是南返蜂群,要預防工蜂偏集蜂巢和迷巢,快速組織采集蜂,適時取蜜,取裝,留足飼料,抓緊繁殖、培育新王,組織新分蜂群,調整蜂群,防止盜蜂。
5 刺槐花、柿樹花期蜂群管理
5.1 集中采蜜,兼顧增殖 5月主要蜜源植物已進人大流蜜期,應集中力量采蜜,結合取漿。注意造脾、繁殖和分蜂。轉地放蜂的,連續追花奪蜜,邊采邊繁。不斷割除雄蜂房,防治蜂螨。
5.2 預防蜂群自然分蜂 對強蜂群要加強管理,經常觀察動向,防止產生分蜂熱。可采取更換老王,強弱蜂適當對調蟲蛹,連續取漿,多造新脾,擴大蜂巢,勤割王臺,通風遮蔭和灑水降溫等措施。對已發生分群熱的蜂群,通過加蟲卵脾,對調箱位,暫時分蜂,適時分蜂等措施盡快解除。
5.3 刺槐花期的蜂群管理 刺槐花開正處春夏之交,為多風小雨之季,定地的蜂群剛繁殖起來,南返的蜂群采過紫云英進入刺槐場地。要選擇背風場地,擴大蜂巢,加強箱內通風,留足飼料,防止盜蜂,集中子脾,緊縮巢脾,恢復繁殖。
5.4 柿樹花期蜂群管理 柿樹多在山區和丘陵,加之此時氣候干旱,放蜂場地應選在背風、背陰,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椿樹等粉源植物同時開花的地方。柿花期除適當取蜜外,主要是為棗花期培育幼蜂和封蓋子脾和貯備花粉脾。
6 棗花期蜂群管理
棗樹是花期長又較穩定的蜜源植物,開花期正處于雨量少、氣溫低的干旱季節,棗樹流蜜量大、濃稠,花粉很少,蜜蜂容易發生棗花生物堿中毒(棗花?。欧鋱龅貞M量選在遮蔭,濕度較大,粉源充足的地方。注意降低巢溫,增加濕度,備足粉脾和子脾,緊縮蜂巢,育王分蜂,抓緊治螨。
7 防熱防雨,培養采集蜂
7.1 防熱防雨,培養采集蜂 7月氣候炎熱、多雨,要加強通風,降低巢溫,防治病蟲害,做好防雨工作。抓緊繁殖造脾,為9月的蕎麥花期培育集蜂。
7.2 荊條、芝麻、棉花花期的蜂群管理 這些花既有蜜又有粉,是繁殖蜂群的良好蜜粉源。荊條多分布于山區和丘陵,天旱時要注意遮蔭、防熱、喂水等,芝麻多種在平原地區,因天氣炎熱等原因,蜜蜂常出現薄翅和殘翅,除注意遮蔭、防熱外,要加強通風,保持蜂脾相持,有足夠的飼料。棉花是個較大的蜜粉源,但由于用藥治蟲,往往毒死采蜜蜂,要選擇生物防治棉蟲的非用藥區,或在非用藥時放。
8 八月綜合管理
8.1 繁殖和取蜜、取漿、取膠相結合 入秋后,河南較大的幾個流蜜期已過,棗花期間下降的蜂群經過一段繁殖開始回升,逐漸健壯起來。前秋蜜粉充足,在保證蜂群發展的前提下,適當取其多余的蜜,同時,抓緊取漿、取膠。
8.2 培養新王,淘汰老王,利用新王產卵 入秋后,原有老王一般產卵盛期已過,尤其在蜜源枯竭時產卵更少,群勢將會顯著下降,要抓緊更換老王,充分利用夏季培養的新王產卵。
9 蕎麥花期蜂群管理
9.1 培育適齡越冬蜂 適齡越冬蜂是在越冬前出房的幼蜂,能活到來年春天,具有擔負所有工作的能力,應注意培育。培育時間,通常是:“白露”著手,“秋分”抓緊,“霜降”試飛,北部稍早,南部稍晚。抓緊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繁殖是培育的關鍵。措施主要是:撤下繼箱,緊縮蜂巢,獎勵飼喂,加強蜂箱保溫,適時停喂,降溫,治療蜂螨。
9.2 蕎麥花期蜂群管理 蕎麥花的花粉充足,氣味濃郁,易引起盜蜂,豐收蜜的年景不多。要謹慎進場,及時早退,平衡群勢,緊縮蜂巢,糊嚴箱縫,緊護巢門,夜晚取蜜。
10 蜂群越冬前管理
10.1 注意保存適齡越冬蜂的實力 “霜降”前后,新蜂基本上全部羽化出房。要抓緊幾個晴暖天氣,讓幼蜂先后進行充分的排泄飛翔,才能保證越冬安全,并趁機徹底治螨。為延長新蜂壽命,把排泄飛行的蜂群立即轉至背陰場地,保持箱內通風、遮光,安靜,防止蜜蜂再飛。
10.2 做好蜂群越冬前的準備
10.2.1 合并弱小群 秋末,將不能安全越冬的弱小群合并,結合淘汰老劣蜂王,調整群勢。
10.2.2 貯存飼料蜜脾 于最后一個蜜源流蜜期,按每框蜂配給1.5千克的優質蜜,選留封蓋蜜脾,抽出保存留用。沒有蜜源又無貯備蜜脾,應在飼喂時選留一些封蓋蜜脾,提出備用。
10.2.3 控制蜂王產卵,早斷子 一般要比正常斷子提前15~20天,大多在“秋分”后斷小子,“霜降”前后斷老子,以保持充足的越冬蜂,并節省飼料。
10.2.4 飼喂越冬飼料 在沒有或缺乏預留越冬蜜脾的情況下,通常在10月上、中旬及時喂足喂好越冬飼料(南去的群蜂可少喂)。越冬飼料以優質的蜂蜜最好,其次為優質糖,但不能用棉花蜜、油菜蜜或來歷不明的蜜。
11 蜂群的冬季管理
蜂群越冬的場地,應選背陰向陽、容易轉移、干燥、安靜的地方。對兩三框以下的弱群,可組成雙王蜂群或一箱多群越冬,上旬徹底治螨后,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最后一次調整蜂巢,加足飼料蜜脾,除留一張粉脾和一兩張中部有空房眼的半蜜脾外,其余抽掉。采用偏食布局等形式,排列巢脾。后將蜂群轉移到背陰地,巢門向東或北,加強通風降溫,促使蜂群早團結。但遇到大幅度降溫天氣0℃以下),應對弱群略加保溫物,但不要急于轉移到向陽地。背陰安置蜂群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飼料必須是封蓋蜜脾,二是場地干燥,否則蜂群易患下痢病。發現稍有下痢,應立即轉移到向陽處,讓工蜂飛翔排便?!傲⒍鼻昂螅瑲鉁爻掷m穩定在0℃以下,應及時將蜂群移到向陽處的池子里,初步包裝。以后再包裝幾次,至“冬至”前后結束。越冬期間一般保持箱底溫度0℃~4℃和箱內相對濕度75%為宜。結團后蜂群需適當通氣和進行溫、濕調整。避免震動和光亮。注意防鼠。選擇晴朗無風天氣讓蜜蜂做一兩次排泄飛行。
1月份氣溫最低,蜂群最易出事故,此時一般蜂群處于穩定的半蟄居狀態,要保持蜂場安靜,嚴防劇烈振動。繼續搞好箱內保溫防寒。雪日用鐵紗封住,紅布斜遮巢門,及時掃除巢門和箱上的積雪。定期(5~6天1次)箱外觀察,分析蜂群情況,注意防止蜂蜜結晶餓死蜂。防鼠害,治療蜂螨。
2 蜂群的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延長越冬蜂群的壽命,加速蜂群繁殖,為春末夏初大流蜜期培育足量、健壯的工作蜂。應做到:(1)加強保溫,保持巢內溫度34℃~35℃。(2)及時調整脾,加脾,擴大卵圈。(3)搞好救濟飼喂和獎勵飼喂。(4)箱內喂水,避免蜜蜂外出采水,消耗體力和途中凍死。(5)檢查蜂群越冬情況。(6)清理蜂巢,保持箱內清潔、干燥。
3 油菜花期內蜂群管理
3.1 擴大蜂巢,培養強群 3月杏、桃、李、梨、蘋果等相繼開花,巢內新蜂成批出房,新舊交替結束后,要及時加脾調脾,擴大產卵面。飼育區內如有蜜壓卵圈現象,要及時搖蜜。對弱群采取以弱換強,以強補弱的辦法,使其盡快轉強。當蜂群滿巢后,及時加繼箱;如氣溫不穩定,同時加內包裝,防治巢蟲。
3.2 油菜花期的蜂群管理 3月中旬油菜開花,是春季較大的蜜源。前花期管理以繁殖為主,后花期要因群制宜,南返的蜂群繁殖和取蜜雙兼顧。定地蜂群的繁殖為主,取蜜為輔。用板外加脾存蜜粉的辦法,解決蜜粉與產卵爭房眼的矛盾。南返的蜂群要加強防寒包裝,注意保溫。
4 紫云英花期的蜂群管理
4.1 蜂箱漸去包裝 清明前后,蜂群回升,氣溫穩定在13℃以上時,由箱上到箱下,由箱外到箱內,由大群到小群,逐漸解除包裝。計劃轉場的蜂群,可略提前解除,預防孢子蟲病。
4.2 蜂群管理 紫云英盛花期放牧的多是南返蜂群,要預防工蜂偏集蜂巢和迷巢,快速組織采集蜂,適時取蜜,取裝,留足飼料,抓緊繁殖、培育新王,組織新分蜂群,調整蜂群,防止盜蜂。
5 刺槐花、柿樹花期蜂群管理
5.1 集中采蜜,兼顧增殖 5月主要蜜源植物已進人大流蜜期,應集中力量采蜜,結合取漿。注意造脾、繁殖和分蜂。轉地放蜂的,連續追花奪蜜,邊采邊繁。不斷割除雄蜂房,防治蜂螨。
5.2 預防蜂群自然分蜂 對強蜂群要加強管理,經常觀察動向,防止產生分蜂熱。可采取更換老王,強弱蜂適當對調蟲蛹,連續取漿,多造新脾,擴大蜂巢,勤割王臺,通風遮蔭和灑水降溫等措施。對已發生分群熱的蜂群,通過加蟲卵脾,對調箱位,暫時分蜂,適時分蜂等措施盡快解除。
5.3 刺槐花期的蜂群管理 刺槐花開正處春夏之交,為多風小雨之季,定地的蜂群剛繁殖起來,南返的蜂群采過紫云英進入刺槐場地。要選擇背風場地,擴大蜂巢,加強箱內通風,留足飼料,防止盜蜂,集中子脾,緊縮巢脾,恢復繁殖。
5.4 柿樹花期蜂群管理 柿樹多在山區和丘陵,加之此時氣候干旱,放蜂場地應選在背風、背陰,水源充足的地方,最好有椿樹等粉源植物同時開花的地方。柿花期除適當取蜜外,主要是為棗花期培育幼蜂和封蓋子脾和貯備花粉脾。
6 棗花期蜂群管理
棗樹是花期長又較穩定的蜜源植物,開花期正處于雨量少、氣溫低的干旱季節,棗樹流蜜量大、濃稠,花粉很少,蜜蜂容易發生棗花生物堿中毒(棗花?。欧鋱龅貞M量選在遮蔭,濕度較大,粉源充足的地方。注意降低巢溫,增加濕度,備足粉脾和子脾,緊縮蜂巢,育王分蜂,抓緊治螨。
7 防熱防雨,培養采集蜂
7.1 防熱防雨,培養采集蜂 7月氣候炎熱、多雨,要加強通風,降低巢溫,防治病蟲害,做好防雨工作。抓緊繁殖造脾,為9月的蕎麥花期培育集蜂。
7.2 荊條、芝麻、棉花花期的蜂群管理 這些花既有蜜又有粉,是繁殖蜂群的良好蜜粉源。荊條多分布于山區和丘陵,天旱時要注意遮蔭、防熱、喂水等,芝麻多種在平原地區,因天氣炎熱等原因,蜜蜂常出現薄翅和殘翅,除注意遮蔭、防熱外,要加強通風,保持蜂脾相持,有足夠的飼料。棉花是個較大的蜜粉源,但由于用藥治蟲,往往毒死采蜜蜂,要選擇生物防治棉蟲的非用藥區,或在非用藥時放。
8 八月綜合管理
8.1 繁殖和取蜜、取漿、取膠相結合 入秋后,河南較大的幾個流蜜期已過,棗花期間下降的蜂群經過一段繁殖開始回升,逐漸健壯起來。前秋蜜粉充足,在保證蜂群發展的前提下,適當取其多余的蜜,同時,抓緊取漿、取膠。
8.2 培養新王,淘汰老王,利用新王產卵 入秋后,原有老王一般產卵盛期已過,尤其在蜜源枯竭時產卵更少,群勢將會顯著下降,要抓緊更換老王,充分利用夏季培養的新王產卵。
9 蕎麥花期蜂群管理
9.1 培育適齡越冬蜂 適齡越冬蜂是在越冬前出房的幼蜂,能活到來年春天,具有擔負所有工作的能力,應注意培育。培育時間,通常是:“白露”著手,“秋分”抓緊,“霜降”試飛,北部稍早,南部稍晚。抓緊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繁殖是培育的關鍵。措施主要是:撤下繼箱,緊縮蜂巢,獎勵飼喂,加強蜂箱保溫,適時停喂,降溫,治療蜂螨。
9.2 蕎麥花期蜂群管理 蕎麥花的花粉充足,氣味濃郁,易引起盜蜂,豐收蜜的年景不多。要謹慎進場,及時早退,平衡群勢,緊縮蜂巢,糊嚴箱縫,緊護巢門,夜晚取蜜。
10 蜂群越冬前管理
10.1 注意保存適齡越冬蜂的實力 “霜降”前后,新蜂基本上全部羽化出房。要抓緊幾個晴暖天氣,讓幼蜂先后進行充分的排泄飛翔,才能保證越冬安全,并趁機徹底治螨。為延長新蜂壽命,把排泄飛行的蜂群立即轉至背陰場地,保持箱內通風、遮光,安靜,防止蜜蜂再飛。
10.2 做好蜂群越冬前的準備
10.2.1 合并弱小群 秋末,將不能安全越冬的弱小群合并,結合淘汰老劣蜂王,調整群勢。
10.2.2 貯存飼料蜜脾 于最后一個蜜源流蜜期,按每框蜂配給1.5千克的優質蜜,選留封蓋蜜脾,抽出保存留用。沒有蜜源又無貯備蜜脾,應在飼喂時選留一些封蓋蜜脾,提出備用。
10.2.3 控制蜂王產卵,早斷子 一般要比正常斷子提前15~20天,大多在“秋分”后斷小子,“霜降”前后斷老子,以保持充足的越冬蜂,并節省飼料。
10.2.4 飼喂越冬飼料 在沒有或缺乏預留越冬蜜脾的情況下,通常在10月上、中旬及時喂足喂好越冬飼料(南去的群蜂可少喂)。越冬飼料以優質的蜂蜜最好,其次為優質糖,但不能用棉花蜜、油菜蜜或來歷不明的蜜。
11 蜂群的冬季管理
蜂群越冬的場地,應選背陰向陽、容易轉移、干燥、安靜的地方。對兩三框以下的弱群,可組成雙王蜂群或一箱多群越冬,上旬徹底治螨后,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最后一次調整蜂巢,加足飼料蜜脾,除留一張粉脾和一兩張中部有空房眼的半蜜脾外,其余抽掉。采用偏食布局等形式,排列巢脾。后將蜂群轉移到背陰地,巢門向東或北,加強通風降溫,促使蜂群早團結。但遇到大幅度降溫天氣0℃以下),應對弱群略加保溫物,但不要急于轉移到向陽地。背陰安置蜂群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飼料必須是封蓋蜜脾,二是場地干燥,否則蜂群易患下痢病。發現稍有下痢,應立即轉移到向陽處,讓工蜂飛翔排便?!傲⒍鼻昂螅瑲鉁爻掷m穩定在0℃以下,應及時將蜂群移到向陽處的池子里,初步包裝。以后再包裝幾次,至“冬至”前后結束。越冬期間一般保持箱底溫度0℃~4℃和箱內相對濕度75%為宜。結團后蜂群需適當通氣和進行溫、濕調整。避免震動和光亮。注意防鼠。選擇晴朗無風天氣讓蜜蜂做一兩次排泄飛行。
上一篇:椴樹流蜜期蜂群管理,椴樹花期如何養蜂該學會的養蜂技術
下一篇:冬季蜜蜂巢蟲卵殺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