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黑蜂比較怕光,提脾檢查時,常在脾上騷動,且常處于激怒狀態。春季發展略慢,可達中等群勢,仲夏才成強群。分蜂性弱,采集勤奮。在嚴峻的氣候條件下能很好地越冬。易感染幼蟲病和遭受蠟螟為害。抗孢子蟲病和抗甘露蜜中毒的能力強于其它蜂種。蜜房封蓋呈干型或中間型。
黑蜂是在西歐海洋性溫和的氣候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它的育蟲能力不強,春季發展慢,產蜜量顯得不如其它蜂種。因此,近代養蜂業一般不愿選用黑蜂。但在英國和挪威的石南草( Heather,又名越桔)流蜜期,它勝過任何其它蜂種。在蜜源較貧乏地區,其他蜂種常耗盡所有貯蜜,唯有勤儉的黑蜂,尚能經常提供一些余蜜。
歐洲黑蜂( Apis mellifera mellifera L. )原產阿爾卑斯山以西和以北的歐洲地區,是西方蜜蜂的指名亞種。歐洲黑蜂體大,腹部寬,舌短(5.7~6.4mm);幾丁質深黑色而且一致,少數在第2和第3腹節背板上有黃色小斑,但不具黃色環帶; 覆毛長,絨毛帶窄而疏。雄蜂的腹部絨毛棕黑色,有時黑色。肘脈指數小,平均為1.5~1.7。
歐洲黑蜂原產于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廣大地區。個體較大,腹部寬。幾丁質呈均一的黑色,有些個體在2~3腹節背板上有棕黃色斑;雄蜂胸部絨毛深棕色,有時黑色。
歐洲黑蜂的產卵力和培育力均不如意蜂。春季群勢發展較慢,夏季以后可發展成強群,分蜂性弱,采集力強,能利用零星蜜源,但因其喙較短,對花冠較長的蜜源植物利用能力差。節省飼料,在蜜源條件不良時很少發生饑餓現象;越冬性好,適合在較寒冷的地方飼養定向力強,不易迷巢,不易作盜。
歐洲黑蜂的缺點是:性情兇暴,畏光,愛螫人,提脾檢查時,常在脾上騷動,不便于飼養管理,且易感染幼蟲病和易遭蠟螟危害。由于歐洲黑蜂性情兇暴,不適合現代養蜂業的需要,在很多地區已和意蜂、卡蜂或高加索蜂雜交,或是被它們完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