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箱體養蜂的一點體會
對多箱體養蜂的一點體會
多箱體養蜂是周年采用2~3個箱體培育蜂子的養蜂管理方法。養蜂發達國家大多采用多箱體飼養蜜蜂。在我國的新疆、東北等地也有用多箱體養蜂的。多箱體養蜂的顯著特點是群強,蜂群生產效率高。
自上世紀郎式蜂箱和意大利蜂引人我國飼養至今,大部分養蜂者在蜂群繁殖季節,常用一個巢箱育蟲,而不是用2個育蟲箱,用2個育蟲箱進行蜂群春繁的更是少見。通過幾年的實踐, 對此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
6月中旬的木荷樹花期, 流蜜較涌,由于木荷花蜜色澤較深,口感不好賣相差,我就沒搖蜜,嘗試著套上第2個繼箱用來貯蜜。 巢脾從底箱開始按6、5、5放置。沒想到,這樣既擴大了蜂巢的空間,又減輕了工蜂扇風散熱的勞動強度,還有效地控制了分蜂情緒,真可謂一舉數得。在木荷樹花期結束時,雙繼箱內貯有10張大蜜脾,為蜂群以后的強群生產打下了基礎。 秋季生產王漿時,由于蜂群貯蜜充足,群勢強大,在9月3日生產的第一批王漿,單框產量競超過了200g( 當時周邊蜂場王漿產量大多在100~150g)。
為此,決定試試看, 第二批采用雙漿框生產王漿。在9月10日~10月20日這段時間里,每群蜂平均每批生產王漿在300g以上。這次的偶然巧合,使我充滿了信心,以后便一直用多箱體養蜂。第二年油菜花期蜂蜜單產在55g, 而周邊蜂場群單產在10~15kg 。為什么產量差距這么大?我分析后認為, 我飼養的多箱體強群,在上午有雨下午雨停、氣溫合適偶有陽光的天氣下,強群能夠在3小時采集時間內,把巢內空脾都采得滿滿的,而弱群只能采到維持自身消耗的飼料。多箱體養蜂除了蜂蜜高產,王漿產量也高,批產量能達到400~500g/次。
確定蜂蜜的產量與蜜蜂飛行之間的關系曲線: “只有每小時有14 000只以上的蜜蜂出巢時,蜂群的重量才會增加, 每小時出巢20000只采集蜂的與60000只采集蜂相比, 蜂數是1:3,而蜂群的增重卻是0.34kg:5.7kg,即1:16.8” 。 這說明強群的采蜜量是驚人的,有數倍于弱群的能力。
蜂群春繁時,多箱體蜂群的起步群勢要相對強一點,蜂數要求在5足框蜂以上,使用2個箱體開繁,巢箱的繁殖暖區放4張育蟲脾,小隔板外放1張大蜜粉脾,繼箱上放2~3張蜜粉脾,巢繼箱之間放1塊隔王板。緊框繁蜂的時間一般安排在1月中下旬進行。在緊框的前一晚,應該喂少量熱糖漿,要求安排在蜜蜂排泄爽飛后進行。緊脾時,遇氣溫低, 則把緊掉的巢脾放在小隔板外,避免部分蜜蜂被凍。第二天早上,蜜蜂大多爬到隔板內,這時可將空脾提出。 如偶有少量蜜蜂趴在上面,用蜂刷輕輕地掃在巢內。獎勵飼喂要堅持好天氣多喂,雨雪天等不適宜蜜蜂飛翔的天氣不喂的原則。花粉飼料在配比上,應盡量提高茶花粉的比例, 一般用3份茶花粉1份豆粉的配比。 在早春飼喂花粉時, 一定要采用灌脾飼喂的方法。
我認為,蜜蜂為適應外部環境,能夠根據外界的氣候、蜜源和巢內蜜粉貯存情況來自行調節繁育。早春,蜜蜂剛開始繁殖時,有5足框蜂這樣群勢的蜂群,子圈不大,哺育能力綽綽有余, 子圈的溫度基本穩定在34.5℃左右, 不為巢內保溫或不保溫所影響,重要的是要為蜂群備足蜜粉脾。 早春, 浙江地區的氣候條件還不穩定,如遇上2011年這樣的連續陰雨低溫天氣,那么就會嚴重地制約蜂群春繁的多產多育。養蜂者如逆勢而為,一緊脾就開始為蜂群保溫、獎勵飼喂,此舉或將促使越冬蜂多釀蜜而加快衰老,引起蜂王多產子而受凍拖子。
為此,一般在緊脾后的21天內,也就是在第一代新蜂出房前不進行獎勵飼喂, 任蜂群自然繁殖。用雙箱體這樣的“冷” 繁殖方式或順應了蜂之天性,讓蜂群根據自然條件適度繁育,為的是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珍惜、保護和有效地使用越冬蜂,讓蜂群以最少的基礎代謝或能量消耗來置換最有實效、高質量的封蓋子脾。求子脾的質量為主,數量其次,保證第一代子的健康、強壯。通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在外界氣候惡劣,蜜源缺乏的早春時節,給蜂群準備充足的飼料, 繁育蜂群的第一二代子用上年的成熟蜜粉脾作飼料,管理上很輕松,幾乎不花費精力,子脾也相當不錯。
油菜花初期,當給蜂群加一個繼箱后,暫不生產王漿,等蜂數再密集一些、油菜花大流蜜后,在第一次取蜜前加上第二個繼箱。第一個繼箱上加隔王板, 把蜂王從巢箱提到第二繼箱內,第二繼箱內放2張巢脾,其中一張是剛有新蜂出房的老蛹脾,另一張是適宜蜂王產卵的空脾,巢脾從底箱開始按6、6、2布置。這時的第二繼箱巢溫適宜,蜂王產卵時爬行距離較短,產卵積極,卵圈大,空脾上很快就產滿了卵。因蜂王在繼箱上的產卵脾少,要根據實際情況,把產滿卵的巢脾,每隔5~6天與巢箱有新蜂出房的老蛹脾對調,這樣能做到蟲源脾天天有,又不耽誤蜂群的繁殖。
讓蜂王在第二繼箱上產卵,一是可以省略蟲源蜂群的飼養,二是找幼蟲脾速度快。在3月10日左右可培育一批王臺,生產群在加第二繼箱時,可提王上繼箱,在巢箱介紹一成熟王臺,使培育新王和生產在同時同箱進行。這樣,既能育成新王,又不用分蜂組織交尾群,節省了有限的資源,讓更多工蜂投人生產, 提高蜂群在油菜花期的生產效率。
總之,多箱體蜂群除蜂蜜、王漿高產外,還有許多好處,如蜂群抗逆性強,少得病,繁蜂速度快,節省飼料,不用擔心蜂群飼料短缺等。出售蜂群時,群大蜂多且健壯,賣相很好,價格比一般的蜂群高出一截。當然,多箱體養蜂也并非十全十美,轉地時搬裝不方便,如果定地飼養,倒可以減少一半的蜂群飼養量,降低飼養成本,節約養蜂者的時間,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源。
上一篇:早春適時適量加脾擴巢技術
下一篇:淺談多箱體疊加式養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