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繁蜂應注意強群晝夜溫差保溫措施和羽化后蜂群飼喂
深秋繁蜂應注意強群晝夜溫差保溫措施和羽化后蜂群飼喂
當強群發展到8框以上時,蜂群繁殖速度最快,如蜂數繼續增加,其繁殖速度反而會下降。此時要進行強弱互補。
將強群中的封蓋子脾提出加到弱群中,將弱群中的卵蟲脾提出加到強群中。這樣弱群中可利用強群哺育新蜂,強群中也加入了適合產卵的空脾。強弱互補是養蜂中經常用的一種措施,使全場的蜂群成為一個整體發揮各個蜂群的優勢,使所有蜂群都成為具有生產能力的強群。
本階段處于秋未,氣溫漸低,且白天和夜間溫差較大,夜間氣溫常降到10℃以下。低溫對蜂群繁殖不利,如若蜂群護子不佳,繁育出的越冬蜂健康狀況就會受到影響,尤其較弱的蜂群,保溫工作更為重要。
深秋繁蜂,巢門對巢溫的調節作用很大,晴暖的中午,氣溫常可在20℃以上,就要適當擴大巢門,以利通風;而傍晚應縮小巢門,以利于蜂群保溫。
在秋末羽化出房,經過排泄飛行,但尚未參與采集活動的蜜蜂,既保持了生理青春,又能忍受越冬時長期困在巢內生活的工蜂,稱為越冬適齡蜂。這些幼蜂由于沒有參加過采集釀蜜和哺育工作,它們的各種腺體保持著初期發育狀態,經過越冬以后仍具有哺育能力,所以是翌年春蜂群繁殖的基礎。
本階段的工作重心,已由強盛階段的生產為主轉移到繁殖為主。為了能培育出數量多、質量好的越冬蜂,此時要停止王漿的生產,運用春繁的一些措施和管理辦法培育越冬適齡蜂,在管理上必須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當秋繁蜂群繁殖到5-6張子脾,發現蜂王產卵速度開始下降頭一批蜂子出房時,就應采取適當措施,使蜂王停止產卵。如果對蜂王產卵不加以限制,不僅增加飼料消耗量,更主要的是,一旦新出房的工蜂參加了幼蟲的哺育工作,便降低了其越冬價值。
管理上應盡量保證大批集中出房的越冬蜂,不要參與飼喂幼蟲的工作,充分保證其生理的年青狀態,這樣才能保證越冬蜂的安全健康。
上一篇:養蜂人關王殺螨為什么要關20天?
下一篇:關于延長越冬蜂壽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