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蜇,有利來年蜂群繁殖 !
|guangning
冬蜇,有利來年蜂群繁殖 !
冬季,大部分昆蟲都過蟄居的生活,等到來年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才復蘇起來。而蜜蜂在外界氣溫接近8攝氏度以下時,即以全群為整體,以蜂王所在的巢脾為中心、集結成一個球型蜂團,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它們依靠食蜜、團體結集和微運動,戰勝寒冷,維持生命。
如果箱內溫度忽高忽低,蜂團就會收縮或擴散,活動量增大,從而消耗食量增大,新陳代謝就會加快,壽命也會縮短。這樣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嚴重的干擾和破壞蜂群維持冬季生活的常態,往往會造成蜂群衰敗的后果。
因此,在氣溫比較寒冷的地區越冬的蜂群,必須采取妥善保溫措施,以盡量減少外界氣溫大幅度溫差變化時對蜂箱內溫度的影響。
在蜂巢內維持一個相對低且恒定的溫度能使蜜蜂體內新陳代謝以極緩慢的狀態進行,從而保證蜂群安全越冬,來年有足夠量的蜜蜂量進行春繁。個別人在冬季拼命飼喂繁蜂,一些不太寒冷地區的蜂友,不顧實際地給蜂箱內外包裝保溫,結果適得其反。由于蜂群在冬季沒有得到充分的蜇伏休息,體質較弱,在來年的春繁中,強群繁殖優勢表現不明顯。
一般來說:寧冷不熱!越冬時要盡量保持蜂群安靜,不要輕易開箱檢查,晴天要給蜂群遮陰,可用木板條、棉絮等物輕輕地擋在巢門外,防止蜜蜂受陽光刺激飛出巢凍死。冬季每十來天,養蜂人員要用鐵絲鉤,把箱底死蜂掏出,防止堵住巢門,逐群進行箱外觀察,聽蜂團的聲音,看巢門內外是否有水汽,檢查死蜂是否腹部脹大、潮濕,以判斷蜂群是否受凍、受悶,是否消化不良等。
蜜蜂是野生動物,我們在研究其生活規律時還是要尊重其自有的特性,防止“魯侯養鳥式”地養蜂。科學的管理方法往往是簡單的方法,往往是近乎完美的方法。
上一篇:越冬到底要不要關王?
下一篇:工蜂箱前結團的成因與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