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出爐
據悉,上海市從2023年7月1日起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590元調整到2690元,增加1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3元調整到24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全國31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出爐,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全國31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出爐
最低工資怎么算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是由政府規定的,是可以用公式法計算的,公式法確定最低工資標準應考慮的因素確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考慮城鎮居民生活費用支出、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失業率、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可用公式表示為:
M=f(C、S、A、U、E、a)
M 最低工資標準;
C 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用;
S 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
A 職工平均工資;
U 失業率;
E 經濟發展水平;
a 調整因素。
最低工資標準包括五險一金嗎
1、最低工資不包括五險一金:北京、上海。
2、最低工資包括五險但不包括公積金:江蘇。
3、含個人承擔的社保和公積金:廣東、山東、浙江等全國絕大多數地區
4雙重標準:規定了包括五險一金的最低工資標準與不包括五險一金的最低工資標準,比如福建。
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用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根據有關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幾項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對勞動者實行包吃包住,屬于用人單位給予職工的福利,因此,用人單位不能將此計算在勞動者的工資內,更不能因此使支付的貨幣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的相關規定
一、最低工資標準是少數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下降,確無正常工資支付能力的用人單位(連續3個月以上不能正常發放工資的),支付給勞動者的最低勞動報酬。有支付能力的用人單位不得將最低工資作為正常的工資支付標準。
二、用人單位需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的,應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并事先報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勞動保障部門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要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加強跟蹤檢查,切實維護勞動者基本勞動報酬權益。用人單位生產經營恢復正常后,應及時恢復或提高工資標準。
三、勞動者在試用、見習、熟練或學徒期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勞動關系事實已經成立,適用最低工資規定。
四、勞動者法定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和產假、哺乳假等假期,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利,應視為提供正常勞動,適用最低工資規定。
五、國家、省對相關勞動定額標準有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應嚴格按照勞動定額標準計算勞動者工資。暫時沒有相關勞動定額標準的,用人單位必須科學合理確定勞動定額,并據此確定基本計件單價和超額計件單價。基本計件單價應根據法定工作時間內絕大多數勞動者能夠完成的正常勞動量確定。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并按基本計件單價計算的工資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為什么養老金會低于最低工資?
有很多老人疑惑,養老金也稱為退休工資,不應該低于最低工資啊。為什么有的退休老人養老金很低,甚至不足1000元呢?
養老金是保障退休老人本人基本生活的費用,而最低工資要考慮到職工本人和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費。而且職工上班的消耗也是要比退休老人日常生活多的。所以,最低工資要比最低養老金高是正常的。
最低養老金水平如何?
退休老人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第一,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養老保險最低繳費15年,大多數地方最低繳費檔次又是60%,因此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是1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或者養老金計發基數。
按照目前養老金計發基數在6000到1萬元以上來看,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一般在720元到1200元以上。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最低標準。關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由于是按照歷年繳費和利息積累形成的,各個地方的最低繳費基數和記賬利息有所不同。記賬利率直到2016年才開始全國統一。
目前來說,按照最低基數繳費15年的個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一般在4~5萬元左右。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也是根據退休年齡不同而不同。50歲退休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如果個人賬戶余額4萬元,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有200元,而60歲退休可以領取288元。
所以說,如果只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15年,養老金設計的最低標準目前只有1000元左右。一般來說還是比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