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組織養蜂合作社 通過電子商務把蜂蜜銷售到全國各地
他出生在大巴山深處的養蜂世家,不到15歲便走上養蜂之路。經過十余年的摸索,他成為本地養蜂行業的佼佼者,他是巴中市野蕊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桂均。乘著互聯網+的東風,如今他又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一年多時間將他的蜂產品推向全國。
數十年磨一劍 成為養蜂行業帶頭人
從小就與蜜蜂一起成長的陳桂均,對大山里釀出來的甜蜜異常珍惜,多年來他跟著父輩為尋找花源輾轉于鮮花盛開的大山里。
2002年,初中畢業的陳桂均接手養蜂事業。他努力鉆研養蜂技術,在陰靈山深處的牌坊梁一呆就是六年。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和質量,陳桂均的蜂蜜漸漸賣出了名氣,甚至有陜西、重慶的蜂農過來取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蜂行業帶頭人。
2008年陳桂均在巴城西華街開設門店銷售蜂蜜,取名“野蕊”,并注冊了商標。在此基礎上,2011年8月在他的主導下,成立了巴中市野蕊養蜂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經營不以盈利為主,主要是提供服務。即“產—供—銷”由蜂農自己做主,合作社負責提供技術、咨詢和蜂具。
據悉,合作社目前有養蜂社員100多人、蜜蜂3000多箱、年產蜂蜜40多噸,結合其他蜂產品,年產值達600多萬元。
互聯網+蜂蜜專賣店 將產品賣到全國
當筆者來到位于巴城西華街的“野蕊蜂蜜園”專賣店時,陳桂均正盯著幾個網店的后臺管理系統,“現在我們的蜂產品網店訪問量不斷增加,新顧客越來越多,產品越賣越遠。”陳桂均說。
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在全國異軍突起時,陳桂均以其敏銳的視角迅速啟動他的“互聯網+蜂蜜專賣店”的轉型之路。2013年底,陳桂均的野蕊蜜蜂園通過與微信、淘寶商城的對接,開啟了蜂產品產業的“觸電”之路。
“我們通過電商平臺,完成了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加強了與顧客互動,完成由顧客和市場來主導的生產經營模式,每一個經營場景由完善的抓潛、成交、服務、轉介紹業務系統的結構打造。”陳桂均有著完整的互聯網思維。
陳桂均將傳統的產品銷售轉型為服務型的銷售,客戶可以上山看養蜂、現場采蜜。
陳桂均認識到,想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就要把品質做到最好,他成功推出深受消費者認可的“等待自然熟”系列產品。同時還投入大量資金,對產品品牌進行包裝打造,切實讓產品真正吸引消費者、留住消費者。一年多的時間里,“野蕊蜂蜜園”系列產品銷售量迅速提升,年銷售額由原來的60多萬增加到100多萬。
“把我們大巴山的活性真蜂蜜,通過網絡傳到全國各地,這就是我們互聯網+蜂蜜專賣店的轉型之路。”陳桂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