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蜜蜂
一、形態特征
意大利蜜蜂的體形比黑蜂略小,腹部細長,吻較長6.3~6.6毫米,腹板幾丁質顏色鮮明,在第2至第4腹節背板的前部具黃色環帶。但黃色區域的大小和色澤深淺有很大變化,有的蜂群較寬而淺,有的窄而深。淺色的蜂種常具有黃色的小盾片,類似塞普路斯蜜蜂。意蜂的特淺色類型就是眾所周知的“黃金種蜜蜂”,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絨毛亦具黃色,這在雄蜂上特別易于區別。
二、地理分布
意大利蜜蜂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和生態環境的產物,一些學者認為意大利蜂是亞平寧半島上原有的歐洲黑蜂與引進的塞浦路斯蜂長期自然雜交形成的。亞平寧半島的氣候和蜜源條件的特點是冬季短、溫暖而濕潤,夏季炎熱而干旱,蜜源植物豐富,花期長,意大利蜂在類似上述自然條件下可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性狀,但在冬季長而嚴寒、春季經常有寒潮襲擊的地方則適應性較差。
三、生活習性
意大利蜜蜂一般比較溫順,蜂群育蟲力特強,從早春可直至深秋都能保持大面積子脾,分蜂性非常弱,特強的蜂群在仲夏仍能很好地工作,造脾性能優越,蜜蓋潔白,可以生產巢蜜,分泌王漿的能力特強,并善采貯大量花粉,在夏秋往往采集較多樹膠,清巢能力強,抗巢蟲。但意蜂以強群越冬,食料消耗大,在較高緯度地區越冬困難,早春育蟲時工蜂往往受凍損失。
四、種群優勢
意大利蜜蜂在我國各地均有飼養,有若干個品系,主要有原意、美意和澳意,原意是原產地意蜂的簡稱,美意是美國意蜂的簡稱,與原意相比除體色更黃外,其它區別不大。澳意是澳大利亞意蜂的簡稱,與原意蜂相比,除前翅稍短外,其它區別也不大。意蜂是我國飼養的主要蜜蜂品種,越冬性能不如東北黑蜂和其他歐洲黑蜂,在華南亞熱帶地區越夏困難。
五、生產性能
意大利蜜蜂在我國養蜂生產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廣泛飼養于長江下游、華北、西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還適于追花奪蜜、突擊利用南北四季蜜粉源,在油菜、紫云英、荊條、椴樹、荔枝、烏桕等主要蜜源花期中一個生產群日進蜜超過5千克,一個花期產蜜超過50千克甚為常見。其產漿性能是所有蜜蜂品種中首屈一指的,經選育的優秀品系年群產王漿可達5~7千克,也適于生產蜂花粉、蜂膠、蜂蛹及蜂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