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養蜂人生活實錄 追趕花期最遠到江西
原標題:追趕花期的養蜂人
○夫妻倆一擔擔挑著蜂箱給蜜蜂安家
“陽春三月,盛開的油菜花不僅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也成了養蜂人追逐的目標。在百花競開的春天,是養蜂人一年中奔波與甜蜜事業的開始,一年中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要與各地隨時凋零的百花賽跑……”
肥東蜂農的“蜜蜂帝國”
今年46歲的肥東長臨河湖濱村蜂農尹善勇,就是這群追花人中的一員。走進他位于肥東茶壺山附近的蜂箱,一種高頻率聲音刺激著耳朵,那是成千上萬只蜜蜂高速扇動翅膀的聲音。尹善勇和妻子吳麗華,正在將70只蜂箱放在肥東、巢湖兩縣市交接處的山林中,成千上萬只蜜蜂正采集著半徑2.5公里內的油菜花蜜。
1989年,20歲的尹善勇在浙江桐廬打工,在那里他結識了一位蜂農,跟隨養蜂師傅做了一名學徒,學會了放養蜜蜂。如今,尹善勇已經擁有170只蜂箱,每個蜂箱內都有若干只蜂王,這些蜂王在蜂箱中組成若干個蜂群,每個蜂箱內生活著大約有6萬只蜜蜂,他的蜜蜂加起來有1000多萬只。尹善勇戲稱,自己是這個“蜜蜂帝國”的“皇帝”。
養蜂人一路追趕花期
肥東的油菜花從每年3月中旬開始,為期10天左右。此時,尹善勇都會和妻子,首先將家鄉附近的油菜花蜜采集完畢。隨后從老家出發,帶著他們的蜂箱,按照油菜花播種的時間,自北向南,追趕著花期。
放蜂的日子里,170只蜂箱,隨時可以拆卸的帳篷,一張簡易的折疊床,還有一些衣物、必備的生活用品,一輛租來的14米長的大貨車,成了他們臨時的家。
每次外出放蜂,都得提前半個月做準備,勘察放蜂線路,了解那里的水源、地形和氣候狀況,植物的種類、面積和蜜源、植物的開花期等。如果遇到大風天、大雨天,雨水會將花粉沖走,讓蜜蜂無粉可采。在開花的日子里,舒城、亳州、與山東交界的各個縣,最后,再根據洋槐花開花的日子,重新返回南方。
最遠的地方,尹善勇一家前往江西贛州,采取冬青蜜。雖然從蜜的品質上來說,這些雜蜜的品質并不算最好,但采來的蜜可以供蜜蜂度過一個冬天、避免用其他的蜂蜜喂養蜜蜂,也足以讓尹善勇一家在盈虧的平衡點上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沒有花期的冬天,尹善勇夫婦會照看著蜜蜂,查看它們的生長狀況。在一只只蜂巢上,尋找死亡和沒有用的蜜蜂。尹善勇說,如果蜜蜂筑的蜂巢孔大了,就會產生雄蜂,雄蜂除了交配繁殖后代外,不會采花釀蜜。基本上一個蜂箱內,根據蜂王的數量,留取一定的雄蜂就可以了。“其余的雄蜂只會吃喝玩樂,浪費蜂蜜糧食。”在檢查蜂箱時,蜂農會把多余的雄蜂除去。
甜蜜隨著毒刺
放蜂人追逐甜蜜的日子也并不是一帆風順。每到一個地方,尹善勇就會首先為自己的蜜蜂尋找一處落腳地,這需要一處背風、遠離村莊的偏僻山林,然后才考慮人的安營扎寨。
“為啥要偏僻的山林,那時最怕蜜蜂蜇到人畜,給自己帶來麻煩。”尹善勇說,每位養蜂人出門在外,都會帶著治療蜂毒的藥物、鑷子等醫療器械,一方面為自己蜇傷所準備,一方面也要應對蜜蜂蜇到外人后的不時之需。
尹善勇記得兩年前的清明,他在湖北武漢近郊的一次放蜂中,因為天氣原因,蜂箱中驚起了一團蜂群,群蜂圍攻路邊的一頭牛。雖然尹善勇迅速趕走蜂群,牛的主人卻不愿意了,尹善勇花大價錢在當地聘請了獸醫,為牛做了全身體檢,才將事件平息。但為了這件事,剛剛在此地落腳的尹善勇在當地村民的反對下,只得帶著100多只蜂箱,離開了村莊,錯過了此處的花期。
省內養蜂人普遍老齡化
如今,尹善勇對自己和養殖蜜蜂的事業還是滿意的,他以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方式,將蜂蜜賣給肥東附近的食品加工企業,并且在公路邊擺設了一個攤點,出售土蜂蜜,不少附近的老主顧都會光顧他的生意。他說想將這個蜜蜂帝國的規模擴大下去,但苦于后繼無人。
20歲的兒子不愿繼承這份事業,而是在合肥一家單位食堂內做起了廚師。“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不愿意從事這份枯燥而又辛苦的行業,我們也不能強迫。”尹善勇說,放養蜜蜂這份工作,既要耐得住寂寞,還得吃得了這份苦。
尹善勇說,去年,省里養蜂行業協會在蕪湖一個技術交流會上聚集了省內大部分蜜蜂養殖戶,會場上,尹善勇猛然發現,年近50的自己居然是參會的最年輕養蜂人。
○隨身帶著艾草條,還是免不了被蜜蜂蜇
○一只流浪狗給夫妻倆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取蜜板這樣的工作要持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