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為什么會結晶?結晶的蜂蜜好不好?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糖份約占總物質8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過飽和溶液占總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結晶的特性,因此分離出來的蜂蜜,在較低的溫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時間,葡萄糖就會逐漸結晶,所以蜂蜜結晶實際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這主要取決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結晶)之間的比例,即葡萄糖占還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來說,當葡萄糖與果糖含量相等 1:1 結晶緩慢;當比例為 1:2 時,一般不出現結晶;當比例為1:0.9時,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時,溫度適宜時結晶就很快現。如槐花蜜葡萄糖與果糖的比例約為 2:3 就不容易結晶;油菜蜜約為18:17 結晶的速度則很快。
蜂蜜結晶是在食用蜂蜜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隨著時間的延長及氣溫的變化,特別是冬季蜂蜜往往會從液態變為結晶狀態,顏色由深變淺,大多蜜種結晶后呈乳白色或白色,細膩或粗糙的半透明晶體。蜂蜜的這種變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誤解,認為這是由于蜂蜜摻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實這是蜂蜜的自然物理變化,并不是摻糖的結果。
蜂蜜結晶的速度與其所含葡萄糖結晶核、溫度、水分和蜜源有關。蜂蜜中葡萄糖結晶核非常細小,還有存在于蜂蜜中過的花粉粒,在一定條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圍繞這些細小的晶核長大結晶。蜂蜜中含有的結晶核越多,結晶的速度就越快。蜂蜜結晶速度的快慢還受溫度的影響,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若低于此溫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結晶遲緩;若高于此溫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從而減少了溶液的過飽和程度,也使結晶變慢。此外,全部結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較低,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過飽和程度降低,結晶速度也會變慢或不能全部結晶。蜂蜜的種類不同,結晶也不同,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棗花蜜、黨參蜜等少數則不易結晶;而油菜蜜、野壩子蜜、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結晶。
總之,蜂蜜結晶是一種物理變化現象,和水結冰一樣的道理其化學成分、營養價值都未發生變化,不會影響蜂蜜的質量。結晶的晶體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摻入了白糖。其實,真正摻入白糖的蜂蜜不易發生結晶現象,易于結晶的蜂蜜才是純正的蜂蜜。因此,我國蜂蜜質量標準規定蜂蜜的正常狀態是“ 透明粘稠的液體或結晶體”。蜂蜜結晶是葡萄糖圍繞結晶核形成顆粒,并在顆粒周圍包上一層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漸聚結擴展,而使整個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態狀,即蜂蜜結晶。因此,蜂蜜結晶是一種正常現象,對其營養成分和應用價值毫無影響,也不影響食用。
**超市蜂蜜為什么不結晶??
假蜜是不結晶的。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在貯藏過程中大部分都會有結晶析出,產生分層或成固體,從而影響蜂蜜的感官性狀及商品貨架性能。商家就投消費者所好,對蜂蜜進行加工(破晶核工藝),通常用200目以上的濾網濾除大量的蜂蜜結晶核,通過77度以上的加熱溫度使之融化以去除,使之不結晶或少結晶。還有的不良廠家在蜂蜜中直接摻入麥芽糖漿使蜂蜜永久不結晶!
另外我國養蜂場主要還停留在生產不成熟蜜(屬稱低度蜜,含水份在23%以上即40度以下的蜜)的價段,這種低度不成熟蜜雖然價格低但產量高,廠家也樂于收購這種低價蜜,但很快會發酵,只能通過經機械加工濃縮水份,蜂蜜脫水加工目前多以加熱蒸發工藝為主,加熱對蜂蜜原有的營養及口味有極大的影響,包括結晶核的去除使之不易結晶,這種蜜口感極差,有股糊味,稠度很高,沒有香氣,色澤幾乎一樣呈深色,且各種花源的蜜品種風味沒有多大的區別。而天然成熟的蜂蜜各種花源的單花蜜品其色、香、味是完全不同的,風味獨特不會雷同,而且在冬季絕大多數的蜜種都會結晶,其營養價值更是加工濃縮蜜無法比擬的,這就是天然成熟蜜與加工濃縮蜜的不同之處。
« 1 2 »
關鍵詞:
蜂蜜為什么會結晶?結晶的蜂蜜好不好
- 下一篇:兒童補充營養可以吃蜂蜜嗎
- 上一篇:蜂蠟多少錢一噸,蜂蠟價格,蜂蠟圖片,蜂蠟加工具體操作步驟
同類百科知識